腎臟生理機能

腎臟主要的功能是維持液體的體積和體液的成份,這是經過glomerulus (腎絲球)的血液過濾,再由tubules(腎小管)來處理這些濾液。主要的功能有三:1.再吸收氨基酸,葡萄糖,2.排出尿素,尿酸,肌酸肝,3.維持水份,電解質,酸鹼,鈣,鎂,磷的平衡。其他的功能還包括,維他命D的代謝,renin腎素的合成和分泌,紅血球的生成(合成erythropoietin紅血球生成素)。
腎臟的結構,是由許多腎小單位構成,最前端是一個腎絲球的構造,後面通稱腎小管,第一個部份稱作近端腎小管(proximal tubule),下面是Henle's loop亨雷氏彎,又分成下降支(Descending limb)與上昇支(Ascending limb),再其次是遠端腎小管(Distal tubule),最後是收集管(collecting duct)。各部份的工作如下:
近端腎小管,回收幾乎所有的葡萄糖,胺基酸,70%-80%的鈉,鉀也是在這個部位主動吸收,氯離子則是被動擴散回收,有60%-70%的鈣離子是在這個部位與鈉離子同時主動回收,所謂主動回收是消耗能量從低濃度的部位強迫回收到高濃度的區域。這一部位鈣離子的回收不受PTH的影響。鎂離子15-30%以被動回收。80%HCO3-的回收,是由近端腎小管細胞釋出氫離子,交換回收鈉離子,HCO3-在細胞刷狀緣中carbonic anhydrase的協助下與氫離子結合形成H2CO3,轉變成CO2透過近端腎小管細胞膜,在細胞內也是以carbonic anhydrase處理成HCO3-再回到血流中。磷80-90%有也是在此部位回收,這部份會受到PTH的影響,PTH上昇時,降低磷的再吸收,使得磷的排出增加。至於H2O則大約70-80%在此與鈉同時收回。
亨雷氏彎是腎小管伸入腎臟髓質的部份,髓腎部份的Osmolality很高,Cl-是以主動運輸的方式以正負離子形態Na+Cl-同時回收,有20-30%的Na+,Cl-,K+,Ca2+是在此區域收回,也有50%-60%的Mg2+在此回收。
遠端腎小管是調節Na+,K+和排出H+相當重要的部位。鈉的吸收在整個腎小管中都可以進行,是在Aldosterone的控制下經過鈉管道(sodium channel)進行,主要在近端腎小管,但有5-10%是在遠端腎小管中進行,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,因為Na+的回收,造成腎小管流路負電荷上昇,推動K+和H+在遠端腎小管的排出。因此尿液中K+的含量主要是遠端腎小管細胞分泌出去的,分泌的因素決定於細胞內K+的含量,腎小管尿流速和負電荷的程度。H+也是在遠端腎小管細胞內經由Carbonic anhydrase作用,由H2CO3釋出H+到腎小管流路內,這一種主動運輸出去的氫離子以尿液的緩衝系統平衡避免過酸,這種緩衝系統包括由腎絲球濾液來的HPO4 2-以及腎小管細胞分泌的NH3。鈣離子有10%在此回收,可經由PTH調控。而鎂離子約有2-5%是以被動方式收回。
收集管的功能與遠端腎小管很相近,所以可以想成這是一個細調節的地方。由於在前面亨雷氏彎主要同時回收正負離子,因此造成收集管的入口處滲透壓大約50-100mmol/Kg,假如沒有ADH(antidiuretic hormone)時,尿量會很多很稀,當ADH存在時,收集管負責回收必要的水份。
因此腎臟腎絲球濾液的水份有70-80%在近端腎小管回收是因為Na+的回收,同時帶進來的,其他的則是在收集管由ADH調控的。在亨雷氏彎上昇支與遠端腎小管對水是沒有滲透性的。由於腎上腺髓質為高濃度溶質區,ADH打開收集管的滲透性,讓水份回收。而ADH是在下視丘製造,儲存於腦下腺後葉,它的製造和儲存決定於下視丘對滲透壓的信號接收以及右心房,頸動脤竇對血液體積壓力的接受。此兩個因子前者比較敏感,但後者反應比較強,例如在Addison's病,腎上腺機能不全,Aldosterone不足,引起低血鈉,hypo-osmolality本來會抑制ADH分泌,但是因為血液體積不足,刺激ADH分泌,也就是血液體積的控制強過於滲透壓的控制。其他會使ADH分泌上昇的因素還有壓力,外傷,手術,用藥等等。



鈉與水的平衡是同時考慮的,以脫水的情況來說明,如果身體損失等張濃度的水份,檢驗的結果是血中鈉正常,稱之為 Isotonic dehydration;如果身體失掉的水比失掉的鈉還多,稱之為 hypertonic dehydration,檢驗結果鈉會偏高;反之失掉的鈉比水多,就形成 hypotonic dehydration。
滲透壓是測定溶液中分子與離子的總合,以 mmol/Kg的H2O表示。血漿中對 Osmolality測定的主要成份是Na+(佔大約50%),K+,Cl-,HCO3-,尿素,血糖。所以計算的Osmolality=2x[Na+](mmol/L) + [urea](mmol/L) + [glucose](mmol/L),這是在假設血漿內沒有其他例如酒精,藥物分子會造成分子或離子數上昇的情況下估計的,假如病人使用大量酒精造成測定的滲透壓大於計算的滲透壓(超過10mmol/Kg以上),此差值稱作Osmolal gap。
細胞內離子最主要是K+,細胞外是Na+,因此 extracellular fluid (ECF)滲透壓的調制與Na+息息相關,當ECF鈉上昇時,滲透壓上昇,人體會有渴的感覺,增加水份的攝取,同時ADH分泌上昇,增加水份再吸收,而且細胞內的水份會移到細胞外ECF來平衡之。
腎臟排出鈉是決定於三個因素,一是腎絲球過濾率,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( GFR),這是血液過濾下來進入腎小管中鈉的含量;一個是Aldosterone,當流經腎臟的血液減少時,引起腎素(renin)分泌上昇,接者引起angiotensin II上昇,再刺激腎上腺皮質釋出Aldosterone,再來控制遠端腎小管回收Na+,排出H+,K+;第三個因素是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(ANP),當心房感知血液體積上昇時,ANP從心房釋出,引起GFR上昇,減少renin,aldosterone的分泌,鈉的回收減少,血壓下降。當生理情況相反時,上列的情況就走相反的路線調節之。
高血鈉的原因再進一步說明,主要的原因有三,第一種是單純水份的不足,例如渴的感覺缺損,病人太老,病的很嚴重無法喝水,大部份都是攝取不足的結果,尿液的體積減少,osmolality很高,鈉的排出也很少。在尿崩症的病人則是缺乏ADH,或者收集管ADH沒有反應,尿量則很高,很稀。
第二種原因是低張水份的流失,流失水份比流失鈉還多,例如嘔吐,下瀉,嚴重出汗。病人的血液體積下降,血壓下降,心跳加速,這一類的病人的尿液也是尿液體積減少,尿液滲透壓很高,對於前者單純水份的不足者僅需補充足夠的水份,而對於低張水份流失的高血鈉病人,通常需要緊急的救護,例如靜脈供給生理食鹽水來提高血壓。
第三種高血鈉的原因是鹽類攝取太多,例如高張鹽液靜脈注射,灌入過量海水,礦物質皮質類固醇過量的情形。這種情形是血液體積上昇,抑制ADH分泌,尿量上昇,腎臟鈉的再吸收減少,急症的情況下,ECF體積過多,液體跑入肺泡,肺水腫,心臟衰竭等情形。
所以大部份的情況下高血鈉的臨床症狀很清楚,否則,測定血漿和尿液的Osmolality。假如病人是血液體積上昇,考慮病人是鹽類攝取過多。假如病人是血液體積下降,考慮是低張水份的流失,尿液/血清osmolality值 >1,可能是下瀉嘔吐的原因;約=1時可能是腎臟流失的原因(例如糖尿病)。假如病人血液體積正常時,考慮單純水的不足,尿液/血清osmolality值 >1,表示攝取水份不夠,<1時表示尿崩症(diabetes insipidus)。
低血鈉通常是腎臟排出水份減低造成的結果,也是將病人分類成為血液體積正常,偏低,偏高的情況分述如下:
低血鈉,病人血液體積正常:第一種情形是Pseudohyponatraemia,為何稱作假性低血鈉,是因為血漿中有92-94%的水,其他的固體是蛋白質和脂肪,而電解質是存在水中的,當血清中蛋白質與脂肪很高的時侯,單位體積的血清中水份會相對的少,就會測到低血鈉的情形。因為脂肪與蛋白質都是大分子,對osmolality的貢獻極少,因此尿液和血清的osmolality是正常的,所以稱作假性低血鈉。第二種情形是細胞外固體太多,高張低血鈉症,本來osmolality大部份由\fs24 Na+貢獻,所以低血鈉大部份都是低的osmolality,只有兩種情況例外,一種就是前面所說的假性低血鈉,血清的osmolality是正常,另一種是高的血清osmolality,通常是血糖分子偏高的結果,hyperglycaemia造成高張,細胞內水份外流,稀釋血中鈉,造成高張低血鈉的結果。第三種情形是急性水份過量,最常見是使用藥物具有促進ADH分泌或加強ADH效果時,或者手術後壓力造成ADH的釋放,這種結果表現低張低血鈉症,在甲狀腺機能不足腎功能不全時也會碰到。第四種情形是慢性造成水份過量,常常低血鈉的情況很嚴重,通常出現於慢性腎衰竭,使用具有促進ADH分泌或加強ADH效果的藥物,內分泌的問題,這些肇因和第三種情形相似,另外還有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DH (SIADH),意思就是病人己是組織間液(ECF)增加,低張血漿,理論上都會抑制ADH分泌,但ADH的分泌反而增多,起因不明,但SIADH已知會發生在TB病人,惡性腫瘤尤其是支氣管癌的病人,以及腦部外傷,腫瘤的情形。
低血鈉,病人血液體積減少,脫水導致這一種結果,一般經過三個階段。發生在嘔吐,下瀉,燒傷,嚴重出汗以及腎臟損失如利尿劑使用,愛迪生氏病,腎炎損失鹽類時。首先部份的病人尤其是非腎臟起因的情形,會先有高血鈉的情形,其次喝入純水,因為病人太衰弱無法進食含鹽類的食物,因此造成低血鈉的結果,最後血液體積不足再刺激ADH分泌,加重低血鈉的結果。這兩群病人尿中鈉濃度有所不同,在非腎臟起因的尿鈉(random urinary [Na+]<10 mmol/L ),是低血液體積刺激回收鈉的結果,在腎臟起因鈉流失的情況,尿鈉偏高,>20mmol/L。
低血鈉,高血液體積,發生在充血性心臟衰竭,肝硬化,腎病症侯群,都是水的滯留超過鈉的回收,產生水腫的現象,原因是肝腎病人的低白蛋白血症,蛋白質損失,或嚴重的營養不良,引起過多的水份透過動脈端的微血管,但是要回到靜脈微血管時受到阻礙(心臟衰竭時,流回心臟的阻力較高),產生水腫。在水腫的病人血液的體積是上昇的,但是因為血管也擴張的關係,造成身體感覺血液體積還是不夠,renin釋出,aldosterone也上昇,反而造成血鈉上昇,再刺激ADH作用,回收水份,水份又離開血管使得水腫更嚴重,稱為Secondary hyperaldosteronism。腹水的增多也與這種情況相似。
低血鈉的低張血液情形,水份會進入細胞,造成腫脹,在一般的組織還無所謂,但是對腦部,因為是包在頭骨內,腦部水腫會有腦壓上昇的危險。
所以低血鈉的評估也不太難,也是先看病人的組織間液(ECF),病人的血液體積上昇表現水腫,體積下降表現脫水,體積正常則表現正常,血漿的Osmolality和尿中鈉是最有用的檢查。尿液的osmolality除了pseudohyponatraemia以外,一般都會上昇,比較沒有診斷價值,所以低血鈉先測定血清osmolality,假如上昇,可能是hyperglycaemia,正常可能是pseudohyponatraemia,如果偏低則看ECF,當血液體積上昇時,水腫,考慮心臟衰竭,腎病症侯群,肝硬化;當血液體積下降時,脫水,有兩種可能,一種是尿鈉低可能是嘔吐,下瀉,另一種是尿鈉高,則是腎臟的原因;當血液體積正常時則可能是急性或慢性水份過量的原因。
最後將脫水的症狀說明一下,脫水可以發生在高張(高血鈉)低張(低血鈉)以及等張血液的情形,其嚴重性可以血液體積下隆的程度評估,會有竭的感覺,寡尿,皮膚黏膜乾燥,失去飽滿的光澤,嚴重的時候,血壓下降,心跳加快,在生化上,因為流過腎臟的血液減少,BUN上昇,Hb濃度上昇則是血液水份減少,濃縮的結果。